首页 资讯 正文

为有源头清水来——忻州市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保护纪实

体育正文 33 0

为有源头清水来——忻州市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保护纪实

为有源头清水来——忻州市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保护纪实

一只“满载而归”的燕鸥飞掠过西安城墙 资料(zīliào)图片

西安浐灞(bà)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白骨顶鸡 资料图片

斑头雁和(hé)赤麻鸭等鸟类 张小勇 摄

周至县山林中尚未出巢(chūcháo)的朱鹮幼鸟 资料图片

蒋宁安和程秀琴夫妇在(zài)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拍摄远处的鸟儿 记者 高(gāo)乐 摄

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古往今来,飞鸟总能寄托人们(rénmen)对于自由的浪漫想象。爱鸟,不必关在笼子、摆在家里孤芳自赏,而是要让鸟儿在天空自由展翅(zhǎnchì),在大地雨露(yǔlù)中翱翔。

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。野生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,是地(dì)球大家族的一员,是大自然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(chéngdān)起保护(bǎohù)野生动物(yěshēngdòngwù)的责任,确保它们能够安全、自由地生活。保护好这些可爱的精灵,不仅能维护生态平衡,还(hái)能守护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美好,让地球永远充满鸟语花香。

爱鸟始于心,护鸟在于行。守护(shǒuhù)好西安的(de)这份“野”趣,离不开每个市民的共同努力。聚焦野生动植物(dòngzhíwù)保护,即日起,本报将开设《呵护野生动植物 守护生物多样性》专栏,吁请广大市民群众从自身(zìshēn)做起,呵护“野生”动植物“自由呼吸”,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,共建人与自然和谐(héxié)共生的美好家园。

夏日的西安天蓝水碧,风光旖旎,声声鸟鸣,为城市增添无尽(wújìn)活力。

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穿梭于山林湖泊湿地,用镜头记录鸟儿身影、用行动守护鸟儿栖息地。作为(zuòwéi)“飞鸟护工”,他们已织(yǐzhī)起守护网络,一起守护着“鸟类朋友(péngyǒu)”。

从观鸟到爱鸟、护鸟,他们守护着蓝天(lántiān)精灵,书写着鸟类的生态赞歌。伴随护鸟群体不断壮大,守护网络越织越密,6月(yuè)15日,记者(jìzhě)获悉,西安野生鸟类种类达467种,占全省81%。

记录(jìlù)鸟儿身影 保护鸟儿栖息地

蒋宁安和程秀琴夫妇俩是西安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的志愿者。作为护鸟(hùniǎo)队伍的一(yī)分子,记者联系蒋宁安时,他正在烈日下(xià)开展猛禽野外资源调查。

“退休后,我们(wǒmen)俩最大的爱好就是每天奔走在西安周边的浐灞、泾渭(jīngwèi)等湿地,深入秦岭山林,观察各类野生鸟类,亲近(qīnjìn)自然,放松身心。”蒋宁安说,在观鸟或拍摄时,为避免惊扰(jīngrǎo)鸟类,他离得很远。为此,他选购了专业拍摄设备。

“蹲守(dūnshǒu)的过程异常枯燥,但收获的喜悦足以抵消这份辛苦。”蒋宁安(níngān)说,这几年他们夫妻二人在我市(wǒshì)已观察到各种鸟类300多种,为监测数据提供了翔实的图影和数据支撑。经过长期的积累,他已练就一双(yīshuāng)“火眼金睛”,大多时候凭肉眼观察,便可报出鸟的名字。

“前两天,在(zài)(zài)长安区(chángānqū)的一片(yīpiàn)稻田里,我们看到了紫翅椋鸟,这是近几年来我们第一次见到。”蒋宁安告诉记者,漂亮的紫翅椋鸟主要生活在南方,在北方是很少见到,在长安区能看到,说明咱西安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。

在坚持观测的(de)同时,蒋宁安特别注重鸟类知识的积累,同时积极参加鸟类保护活动。去年12月,他在渭河边观测到青头潜鸭(qiányā);前两年的一个冬天(dōngtiān),他在蹲点(dūndiǎn)地“等”到对生活环境要求极为严苛的“大鸨”;看见受伤的鸟儿,他和同行的志愿者一道自发救助受伤鸟儿……

“当(dāng)看到鸟儿在天空中飞翔,在森林中鸣叫,在湖泊中嬉戏(xīxì)时,我很享受这份人与自然的(de)和谐相处。”蒋(jiǎng)宁安说,对爱鸟、护鸟的人来说,走进森林听鸟鸣就像是大自然的召唤。为了解不同鸟类的种群,他先后参加过(guò)大鸨调查、陕西迁徙鸟类以及陕西冬季水鸟调查等,积极为鸟类保护提供准确信息。随着越来越多来自各行各业志愿者的加入,护鸟队伍也在不断壮大(zhuàngdà)。

“在(zài)蓝天中自由飞翔的鸟儿,是(shì)天然的‘艺术家’,是人类的朋友,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蒋宁安(níngān)希望广大市民群众,争做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的忠诚卫士,不破坏野生鸟类的生存环境,让鸟儿在天空(tiānkōng)自由飞翔。

从远远观鸟做起 一起爱鸟护鸟(hùniǎo)

夏日的(de)西安街头,高大的树木投下斑驳的树影,低矮的绿植郁郁葱葱,巷尾的花儿肆意(sìyì)生长……作为生态图景中(zhōng)最灵动的主角,鸟儿成群起舞、枝头欢唱、掠过水面,为城市增添着无尽的活力。

浐灞国家湿地公园、护城河边,经常有水鸟们(men)嬉戏……远处,总有一群人手持望远镜、肩背(jiānbèi)“长枪短炮”,正在欣喜地观望着,他们(tāmen)被亲切地称作观鸟人。

观鸟(guānniǎo)达人张小强用镜头为(wèi)上万只飞鸟留下影像,记录着大量蓝天精灵的(de)(de)精彩瞬间。黄鸟于飞,集于灌木,其鸣喈喈。自2019年以来,张小强为90多种鸟类(niǎolèi)留下影像,他的微信视频号、抖音号“曲江飞鸟”分享着各种鸟类趣事儿。如,鸠占鹊巢,戴胜啄春泥,鸳鸯戏水等,一幅幅生动传神的影像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。“希望大家从观鸟做起,一起爱鸟护鸟,守护蓝天精灵。”张小强提醒市民群众,观鸟时带上(dàishàng)望远镜,尽量(jǐnliàng)不要打扰到鸟。

鸟类(niǎolèi)是生态环境移动的“晴雨表”。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我市先后采取湿地修复、水污染治理、野生动物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(qièshíjiāqiáng)生态保护,为珍稀物种的栖息和(hé)繁衍提供更好的条件,让西安的生物基因库纪录持续被刷新。

守护(shǒuhù)蓝天精灵 共享美好家园

伴随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入人心,“观鸟”也从一项小众活动(huódòng),走进更多人的视野。据了解,成立于2017年的西安市(xīānshì)野生鸟类保护协会,目前(mùqián)已有近300名会员。除了专业人士和(hé)高校学生外,70%以上都是鸟类摄影爱好者。

“协会成立8年来,我们每年都要开展鸟类(niǎolèi)调查。”西安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副会长张小勇告诉记者,8年间,他们已(yǐ)举办200多场野外鸟类调查活动,仅(jǐn)对西安泾渭湿地就做过72次的野外调查。

从城市公园到乡村田野,从山野滩涂到湿地公园,观鸟人穿梭于山林湖泊,用镜头追寻鸟的踪迹,也发现更多珍稀鸟类频繁现身(xiànshēn)。“2019年,西安市(xīānshì)野生鸟类种(zhǒng)类是410种,到2023年年底,我们野外调查的数据显示,已新增46种,总数达到456种。”张小勇说(shuō),对比网上公开信息,中(zhōng)国11个特大城市中,西安市野生鸟类种类排名(páimíng)第一。

“近一年多来,我们又(yòu)陆续(lùxù)新发现11种新鸟种,如钳嘴鹳、短趾雕等。”张小勇说,以467种野生鸟类(niǎolèi)计算,目前西安占陕西省(2023年572种)野生鸟类的(de)81%,占全国(2024年1505种)的31%。

“爱护要基于了解,感兴趣才能激发爱心。”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(dàlìzhīchí)下,市野生(yěshēng)鸟类保护协会持续开展爱鸟护鸟宣传“进校园”活动。 截至目前,已累计在全市93所中小学开展鸟类专题分享(fēnxiǎng),累计吸引数万名中小学生参加其中(qízhōng)。依托“小手拉大手”,倡导更多市民(shìmín)群众加入爱护鸟类、爱护自然的行列。

“鸟儿(niǎoér)用五彩斑斓的羽毛和婉转动听的歌声,装点着地球家园,为我们(wǒmen)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生机。”张小勇说,鸟类等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(zìránshēngtài)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(duì)维护生物多样性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。保护好身边的鸟儿,不仅能(néng)维护生态平衡,还能守护这份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美好,让地球永远充满鸟语花香。

张小勇呼吁市民群众,守护(shǒuhù)蓝天精灵,共享美好家园。湿地是野生鸟类(niǎolèi)重要的栖息地,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,从自身做起,从现在做起,争做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的忠诚卫士(wèishì),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西安做出应有的贡献。 记者(jìzhě) 高乐

本组图片除署名外由(wàiyóu)受访者提供

为有源头清水来——忻州市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保护纪实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